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近年來,省沿海集團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抓機遇、揚優勢,聚焦主責主業,加力“雙碳”業務布局、資源開發和項目投資,為推動高標準實現“雙碳”目標、建設美麗江蘇貢獻“沿海力量”。
專業平臺建設“先行一步”啟新程。立足自有土地資源綜合開發優勢,搶抓碳資產開發先機,在全省國資系統中先行先試,掛牌成立江蘇國資系統內首個專業化碳資產管理公司,圍繞“全國領先的碳資產開發與綜合服務提供商”發展愿景,重點培育基于主業土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碳減排與交易、基于特色資源的生態藍碳開發與交易、第三方碳資產開發與管理服務三個細分業務,構筑具有鮮明“沿海”特色的碳資產業務體系和產品矩陣。2024年,集團所屬碳資產公司成功入選江蘇省首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企業名單。
零碳場景開發“多點開花”拓新局。以“土地+”綜合開發為主線,創新土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新模式,先后投資24.3億元建設灌云洋橋一期、二期及如東凌洋漁光互補項目、青龍山漁光互補等碳減排項目,累計投資、管理碳減排項目并網裝機容量超800MWp,年供應綠電超11億千瓦時,等效年減排量約60萬噸CO_2,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建成鹽城鶴豐糧食科技園零碳項目和滬蘇大豐綠色能源一、二期項目,滿足產業集聚區內綠色用電需求和降碳需求,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近零碳園區示范樣本,其中滬蘇大豐項目成功入選2023年江蘇省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典型案例。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技術趨勢,大力推進“光儲充+”一體化能源站等零碳場景投資。
碳資產管理“精準落子”布新篇。戰略布局CCER開發與交易、碳足跡核算、碳排放管理等多個細分業務領域,成功開發江蘇交控如東H5海風、國信江蘇新能如東H2海風兩個省級重點項目碳匯開發,助推如東H5及H2海風項目列為國內首批通過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系統公示項目;為徐礦集團、蘇鹽井神、天合光能等企業提供碳排放管理體系及零碳咨詢方案,高效履約并實現碳資產盈余;產品和組織碳足跡核算、零碳工廠評價、企業碳排放管理等取得開拓性突破,累計碳資產管理規模超200萬噸CO_2。
碳創新業務“前瞻引領”辟新徑。集團所屬碳資產公司作為服務商正式入駐江蘇省產品碳足跡公共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涵蓋碳管理全鏈條的專業服務。成功申報省級能碳可信數據空間,獲取江蘇省首家碳排放管理員面向企業內部第三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資質。積極布局海洋藍碳及碳資產管理領域科研項目及技術標準,牽頭省“雙碳”科研項目1項,牽頭申報海洋碳匯相關國際標準2項,參編碳資產管理等國家標準4項、零碳工廠評價等團體標準4項,行業影響力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