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稻浪,遍地鋪金。在沿海農發宜興和橋萬畝水稻基地上,金燦燦的稻田猶如一張張色彩斑斕的織錦,勾勒出一幅幅倉廩充實的壯美“豐”景畫,處處洋溢著“稻花香里‘鶴’豐年”的喜人景象。10月22日,伴隨農業機械的陣陣轟鳴,2025年“鶴豐年”水稻季正式開鐮。省農業農村廳、宜興市政府、省沿海集團、和橋鎮政府及當地企業相關領導、嘉賓應邀參加開鐮活動。
活動現場,宜興市和橋鎮人民政府、江蘇省沿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宜興市和橋米廠三方共同簽署品牌合作協議,標志著合作從單一種植到三產聯動,跳出傳統,從種植、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發力,以全產業鏈思維推動產業革新,探索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宜興和橋外拓基地項目自2024年運營以來,省沿海農發公司與宜興市和橋鎮以“互利共贏”的合作方式,高標準開展農產品全產業鏈一體化合作和糧食生產經營,不斷探索多元化的適度規模經營機制,創新開展“稻蛙共生”模式,實現一田多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切實提高農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積極打造蘇南地區現代農業示范點,將新質生產力深植于廣袤的田野中,在資源整合、技術創新、社會效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既要種出“放心糧”,也要產出“好大米”,這是做好糧食安全的“必答題”。活動現場,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副總經理尤開軍介紹:“基于和橋鎮特殊氣候、土壤條件,在前期品種布局上科學選定南梗46品種,實施集中育秧與標準化栽培。水稻生產全程嚴格遵循‘六個統一’模式,構建起覆蓋種植至消費全鏈條的質量管控體系,確保‘鶴豐年’品牌大米實現原糧品質穩定可控,完善質量追溯機制,全方位提升品牌市場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在“沿海標準”的規范指引下,“鶴豐年”品牌及產品,相繼榮獲“中國十佳糧油(食品)品牌”“江蘇精品”“江蘇好糧油產品”江蘇“好吃大米”大賽優秀獎等榮譽。《稻花香里“鶴豐年”》品牌案例,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有企業品牌建設典型案例,“鶴豐年”品牌大米入選中央電視臺品牌強國工程。
一業興,帶動百業旺。從高標準農田建設,到新型農業技術服務模式的推廣,從農田地力提升,到帶動當地農民增收……在宜興和橋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上,省沿海農發公司正以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為筆,勾勒著企地合作高質量發展綠色新篇章。